近日,岩霸茶业主办的《三茶统筹促进乡村振兴发展论坛》于北京圆满落幕。论坛活动邀请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姜仁华所长,新华网乡村振兴事业部李巍总经理,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农村局梅晓飞副局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傅建炜所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常颂所长,岩霸(福建)茶业有限公司吴永鹏董事长,论坛上各位专家针对对茶产业从不同维度做了深度分析。在论坛活动现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专门针对岩霸茶业的制茶工艺专利技术的优势,发布了《23℃凝香发酵技术武夷肉桂品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出了严谨、科学的诠释。
发布仪式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傅建炜先生作为岩霸23℃凝香发酵技术武夷肉桂品质的鉴定分析人,从感官品质、风味差异、非挥发性代谢物差异等方面,向在场来宾进行了详实的介绍。
众所周知,武夷山全境都是山地丘陵区,群山环抱,峰谷连绵,溪流迂回,茶园种植环境雨雾多,湿度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茶山的基岩、土壤分布极为丰富,这里经过长年的雨水冲积,使得沟谷土地富含有机质,加上茶园周边以山为屏,日照较短,既没有冻害,又没有风害,更没有虫害,造就了茶叶生长最佳“小气候”。
如此地理环境、气候优势,造就了武夷岩茶独特的风韵。
关于感官品质,《白皮书》中对23℃凝香发酵技术武夷肉桂总结为几个特点,叶底活,汤色润,滋味津,气味香。
与传统发酵技术出品的茶相比,此款武夷肉桂茶汤醇厚回甘、生津明显且风味独特,现场嘉宾在品茗之后,似乎都心存好奇,在23℃凝香发酵技术的作用下,茶叶的内质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神奇的变化?
在《白皮书》中,通过对比我们发现,23℃凝香发酵武夷肉桂的水浸出物、可溶性糖、粗多糖、游离氨 基酸、黄酮、维生素C 等影响茶叶品质口感的生化物质比传统发酵武夷肉桂茶高,从而口感极为独特,令人难以忘怀。
23℃凝香发酵小武夷肉桂茶的硒含量达 /kg,根据国家行业标准NY/T 600-2002,该茶可判定为富硒茶。
在气味风味上,23℃凝香发酵技术武夷岩茶香气绵长,十泡仍有余香,与传统发酵肉桂茶的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不同挥发性化合物种类上来分析,23℃凝香发酵技术的烷烃类化合物比传统发酵是要少了很多,而在影响气味风味的特殊性的醇类、酯类以及烯烃类化合物,23℃凝香发酵技术产生的占比很高,正是这三种化学挥发物,对肉桂茶风味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通过对非挥发性代谢物差异的分析,《白皮书》认为,同一品种,同一地点采用不同发酵方式,产生的品质差异明显,这更是从侧面印证,岩霸“23℃凝香发酵技术”对茶叶风味的提升是必然的。
而作为“23℃凝香发酵技术”专利持有者,岩霸茶业希望通过领域深耕与创新技术,为行业与市场带来更多突破与惊喜《23℃凝香发酵技术气质风味白皮书》的发布,意味着中国茶行业正迈向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本白皮书的问世,也标志着岩霸茶业品牌在茶叶领域的深耕与创新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关键词: